生物固氮是稻田區別于旱地的本質特征,也是稻田生産力維持的關鍵。
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谢祖彬团队经过多年研究,创建了稻田生物固氮的田间原位直接定量技术;揭示了稻田生物固氮主要发生在0-5cm,尤其是0-1cm土壤表层;首次阐明了光合固氮和异养固氮对稻田生物固氮的贡献。提出了铝氧化物抑制念珠藻生长是固氮量减少的关键因素;发现生物固氮的氮主要由K型微生物亚硝化螺菌参与氨氧化过程;提出了施钼可大幅度提高稻田生物固氮量,并利用15N同位素探針技術證實非異形藍細菌(non-heterocystous)細鞘絲藻屬(leptolyngbya)和微鞘藻屬(Microcoleus)是钼增加稻田生物固氮的主要貢獻者;揭示了雜交水稻提高稻田生物固氮的機理。
相关研究结果在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(2篇)、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(1篇)、Science of Total Environment(1篇)和pedosphere(1篇)等期刊上发表。
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基礎性工作專項,國家自然科學基金,江蘇省科技項目和科學院創新項目的支持。
文章鏈接:1,2,3,4,5
田間原位直接定量裝置